“他们用我的图片做招嫖信息,放在外网。甚至有人在评论区晒图,上面写着我的姓名和年龄,内容是‘招募金主’。”
游戏主播:被“开盒”后,我选择弃号、搬家
王鲸形容当时的感觉就是“头皮发麻”,脑子像老式电视机信号突断,“咻”地一下黑屏。过了一会儿,他才惊觉:“完了,我被开盒了。”
王鲸认为网络身份类似“有限责任制公司”,网络言论给网络身份的“封号”惩罚类似于公司“破产”。“但被开盒以后,承担的风险的是现实个人,网络言论穿透到现实,可能会付出惨痛代价。”
出于个人生活可能会受到影响的考虑,王鲸选择彻底切断与虚拟主播身份的联系。他还换掉了手机号,搬离了原来的住所。
直到现在,王鲸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把他“开盒”了。他分析有可能是因为外界对主播身份的天然好奇,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所为。
林夕同意了声称能提供证据的人的好友申请。对方告诉她,外网有个群正在“开盒”。
“他们会随机挑选一些放了邮箱或者其他信息的主页及照片,如果有人想开盒就会掏钱,对方就可以“开盒”,也不一定是认识的人。”
林夕从对方处了解到,“开盒”从免费到几百、几千的价位都有。免费“开盒”可以得到姓名、电话这类简单信息,付费“开盒”就能获取身份证号等更隐私的信息。
被“开盒”后的那几天,林夕被各种好友申请疯狂轰炸,从微信、抖音、到小红书,甚至连支付宝都有好友申请。有人发她的真实名字和问号;有人在评论区上写上她的身份证号及详细住址,加一句“你懂的”。
更让她崩溃的是——她被造黄谣了。
“他们用我的图片做招嫖信息,放在外网。甚至有人在评论区晒图,上面写着我的姓名和年龄,内容是‘招募金主’。”
她拉黑了评论者,但新的骚扰依然不断。有人直接打电话或者加她好友、小红书私信,问她“多少钱一晚”,就连半夜也不断有骚扰电话。
历史博主:“不知道他究竟要我身份证号干什么?”
“长春市区一座沉默的罪证掩藏在雪中。”
就是这样一次日常的分享,却招致了“开盒”威胁。
尽管吴宇试图解释,但对方情绪愈发激动,甚至甩出一句“不管你怎么说,我就是讨厌你。长春不欢迎你这样的人来。”
面对这种无理取闹,吴宇选择直接拉黑对方。但事情并未结束。
“我当时很恐惧,我也没有回他,什么都没做。我第一反应是把私信的对话框删掉,拉黑了这个人。”收到私信后,吴宇只想把自己隐藏起来。“我总感觉知道身份证号,就说明他已经侵入了我的生活。”
直到在身边人的提醒下,吴宇才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。
这件事过后,吴宇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更为谨慎,会有意地隐藏自己的个人消息, “网络开盒太可怕了,你不知道对方是谁,你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。”
版权声明:未经旺旺屋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