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位女乘客购买了从山东到山西太原的火车票,由于路程较远特意选择了卧铺票,而当她上车后眼前一幕让其当场破防。
根据该名女士发布的视频显示,该次列车每个包厢内共有4个铺位,在其上车前包厢内已有两位购票上车的男士。对此,该女士表示非常不理解,忍不住吐槽票务人员,说票务应该是可以识别到男女的,为什么还要如此分配,自己与异性在同一车厢内会感觉非常尴尬。这些吐槽引发了网友对购票时能否按性别选择软卧车厢的讨论。 无独有偶,2023年,也曾有一名女网友发帖购买软卧车票,上车后发现包厢内其余三位都是男性,让她觉得很尴尬。尤其是夜里睡觉时,软卧包厢的推拉门会处于关闭状态,最终她选择和其他包厢的旅客交换床位。 这位女网友的吐槽,引发了很多有同样经历的女性的共鸣,不少人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坐软卧时遭遇的各种尴尬:有跟男性睡对面铺位遭遇言语挑逗侮辱的,有同样被三名男性包围,一整晚听着呼噜声睡不着的;也有晚上被同包厢男性触碰身体,但不知道是否属于性骚扰而隐忍不言的……可见,软卧不能选择“同性别包厢”一事,的确给很多女性带来了困扰。 早在上世纪80年代,就有一些女权主义者就曾呼吁公共交通工具考虑设置“妇女专用区”。理由也是担心异性骚扰,以及对个人空间的需要。 在中国铁路运输史上曾出现过专门开辟的“女性包厢”,2006年,原铁道部曾要求在京沪线的z5/6、z21/22次列车上开设“女宾软卧”。当时的“女宾软卧”专门针对的是独自一人乘火车的女性乘客。上海至北京的z6、z22次列车每天分别在列车一个车厢内预留2个软卧包房(8个铺位)。由于女宾软卧包间为女性“专用”,所以,只要每个包间有一张票售出,该女性专用包厢即可成行。不过,在中国首个女士专用包房中,只坐了两名乘客。最终因为客流问题“女宾包厢”迅速夭折。 有关专家表示,即便软卧可以关门,但车厢内本质上仍属于公共空间,同车厢的乘客也大概率都是陌生人,在公共空间相处,本就无需尴尬。而且不论是“3男1女”或“3女1男”,陌生人之间一般也不会产生共同犯罪的意图。相反,在公共场合,几个陌生人还会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。如果乘客真的觉得非常尴尬,可以和其他乘客协商换位置。
版权声明:未经旺旺屋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