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飞机或高铁上遇到突发状况时,挺身而出、抢救生命的医护人员总能收获一片掌声与感激。 但现实,却并不全都是如此美好......
原本王母所乘航班5点半落地,可等到6点多,王女士等来的却是母亲送医抢救且已无心跳的噩耗↓ “飞机落地时间是5点半,但我们等到6点多,只等到一个工作人员告知我,母亲已经送到医院抢救,但医生说送来时已经没有心跳了。” 航空公司回应称,乘务组在发现坐在40C座位的乘客无应答时,就立即广播寻找医务人员,但却始终无人回应。 于是只好由乘务员按照程序为其吸氧、做心肺复苏,直到飞机于11分钟后落地泉州晋江机场。 她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发文,希望能够找到与母亲同机的乘客,还原抢救经过,为母亲寻求一个真相,但至今无果。 对此,四川航空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已尽到法律上的关照和服务。 毕竟航司全过程不仅按流程广播寻医、实施急救,还协同地面医疗人员接力救治,是符合规范处置的。 家属还认为,如果乘务员能够更早发现异常或地面响应更快,可能挽救生命。 但医学专家却指出,心源性猝死黄金抢救时间仅4-6分钟,即使及时处置,存活率仍不足10%。 而另一部分网友却表示,“幸好没有医生掺和进去”,不然该医护人员就有可能面临家属的指责和法律风险,成为航空公司转嫁责任的对象。 不少医护人员也因此开始出现“施救恐惧”, 害怕"误诊担责"、顾虑 "超范围执业",也就导致在70%的机上医疗事件中,医护人员纷纷选择保持沉默。
眼看如今,充满善意的社会互助变成了一把没人敢接的刀。 或许,比自证更重要的,其实是对生命的敬畏......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