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父亲从1996年开始,一直在给儿子买的保险。
已经持续了整整28年,但马先生却从不知情。
震惊之余,马先生开始检查父亲的手机,也顺便翻看了他过往的购物记录。
谁知这一看,更难过了。
“家里一切都好,我啥都不缺,你放心吧。”
但他的购物记录却“叙说”着另一个真相:
治疗牙疼的消炎药、治疗风湿的止痛药、好几副老花镜......
“爸妈陪我长大,我却缺席了他们的衰老。
马先生的故事被传到网上后,触动了很多的网友。
每个人都在说:
身为子女,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。
无一例外。
但离家前,你们有仔细观察过爸妈吗?
有网友说,在自己走之前,并没看出爸妈有什么异样。
谁知等她走后,查看家门口的监控录像。
“我妈总说‘自己一切都好’,以前我也没多心。
也有网友因为工作变动,临时要在第二天回到打工的城市。
妈妈知道后,就赶忙把儿子的鞋刷了,放在暖气上烤干,再穿上鞋带。
弄到凌晨2点才睡觉,早上5点又起来帮儿子做早饭。
困得直打哈欠。
“尽管我已人到中年,早就可以照顾好自己了,但在妈妈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。”
这也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另一个故事。
因为爷爷年纪太大,怕他折腾,原本家人是不让他来的。
“我这个当爸爸的,怎么能缺席闺女的生日呢?”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?
且这份爱,往往会持续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发现在妈妈去世的前一晚,还在给睡在身边的自己盖被子。
“因为妈妈病重,我不放心,才陪她睡。
但到最后,还是妈妈在照顾我。”
另一位王先生也经历过类似的事。
在他父亲临终前,因为已经无法说话,一直指着家里的抽屉。
一开始王先生不明其意。
等到父亲去世后,他才从抽屉的底部翻出被层层包住的一叠现金。
他都留给了儿子。
攥着手里的这一叠钱,王先生哭了。
“爸爸其实一无所有,却又给了我所有。
就算要走了,也放心不下我。”
“爸妈很爱我们”,相信这件事每个人都知道。
但或许我们知道的,永远只是他们爱意的万分之一。
但话说回来。
尽管彼此都深爱着,但在生活中,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许多“纠结”的亲子关系:
不见面时想,一见面又吵。
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热搜:
#家可以常回,却很难久待#
许多网友在这个话题下,纷纷分享了自己和父母“相爱相杀”的故事。
有人在大城市经历职场危机,压力很大,想找生活在小城镇的爸妈诉苦。
但每次爸妈的话,都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:
“外面有什么好,不如回家!”
“我本想让爸妈鼓励我继续去闯,但他们却只会劝我回家。
每次一沟通就吵架。
谁知爸妈看到礼物的第一反应,别说惊喜,张嘴就来:
“买这些没用的干嘛,多费钱!”
尽管知道爸妈内心是开心的,却还是会因为他们扫兴的反应,感到难过。
类似的故事,相信在你我身边也不少见:
你分享自己生活的趣事,他们却说“不懂这有什么意思”;
他们和你聊亲戚间的鸡毛蒜皮,但你却觉得“烦、不爱听”。
时间长了,我们和父母能说的话越来越少,越过越疏离。
“明明彼此关心,却越离越远。”
这大概是中国式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“拧巴”。
它的根源在于:
我们和父母表达、理解、接收爱的方式不同。
就拿前文那个被父母劝回小城市的网友来说吧。
父母一辈子生活在小城市,读书、工作、买房、结婚、生子......
一切都按部就班,身边的人也是如此。
他们自然觉得:“幸福,就是健康与安稳。”
爸妈肯定担心啊,所以才会说“不如回家”。
明白“安稳”的代价,是“被束缚”:
不得不忍受周遭人的议论、眼光与压力。
所以选择“逃离”。
亲子间的“代沟”由此而来。
其实,在这件事上,不管爸妈还是孩子都没错。
就像曾有句话写到:
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本质上是一个互相理解的过程,亲人也不例外。
只是,我们往往对至亲有更高的期望,却只有更少的耐心。
导致家人间的爱最多,但误解与伤害也最多。”
除了“话不投机”外,还有一个常见的“孩子很少陪伴父母”的理由:
没时间。
可能是为了梦想拼尽全力,也可能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奔波。
之前看《朗读者》时,听康辉说了一个自己的故事。
在他妈妈生命的最后10年,健康状况很差,但康辉因为工作很少能在旁陪伴。
妈妈不仅没有怨言,反倒每次在和儿子打电话时都会说:
“我没事,你忙你的吧。”
遗憾的是。
“那天,我在飞机上哭的很惨。”
后来,康辉为妈妈写了一篇悼文,想找一张母子俩的合照作为配图。
但翻遍手机里形形色色的照片后,才突然发现:
自己没有最近和妈妈的合影。
“以前我总认为,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和妈妈合照。
却不想如今再也没有机会了。”
在康辉写给妈妈的悼文中,有段话让我很动容:
人到中年,像这样的离别本不属意外。
但无论做了怎样的心理准备。
那一刻仍然有着太多的痛,太多的不舍与遗憾。
反而匆匆追逐着那些所谓新鲜的时尚。
妈妈走后,康辉时常想:
为了在工作中不辱使命,因而放弃陪伴家人的时光。
和为了更多地陪伴家人,放弃事业中重要的工作机会。
到底哪种才是更勇敢的选择?
“我依然没有答案。”
不只是康辉。
我想这件事对于所有人而言,都没有“正确答案”。
是一个必然伴随着遗憾与疼痛的选择。
也有人放弃工作与家庭,照顾瘫痪的爸爸16年。
都没有错。
只能说,在我们选择的那一刻,尽量“无愧于心”。
一旦选了,就别再回头。
亲子关系,是一条通向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道路。
它激发着我们强烈的爱意,也触及着我们许多的阴暗面。
所以,我们总是把爱与埋怨一起丢向父母。
一边“伤害”,一边内疚。
自然,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亲子关系。
但十点君还是希望:
如果有机会,在未来和爸妈的相处中,能少一些遗憾就好了。
1、投其所好,主动发起“聊天请求”
如果我们和父母感觉“无话可谈”。
那不妨投其所好,主动找话题。
后来偶然间姨夫提到隔壁邻居新养了一只猫,表妹突然变得很感兴趣。
在那之后,姨夫每次看到小动物,都会拍照发给女儿,父女俩的话自然就多了。
2、不要强求父母的理解,只是去爱,去陪伴。
当我们感觉和父母“观念不和,话不投机”时。
不要强求父母的理解与改变。
有网友就把小城镇的父母,接到大城市,和自己一起生活。
时不时地邀请朋友来家中小聚。
时间久了,“老朽”的观念虽然无法被颠覆,但也会有一点松动。
如果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。
不妨多和他们分享些自己的生活,但不要求建议或安慰。
最重要的是,让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参与感,他们才不会觉得失落。
3、把陪伴父母放进自己的时间规划。
每次一提要回姥姥家,她都会犹豫:
要考虑时间、工作、路程花销、人情世故的打点......
但我总说:
“这些都不重要。
最重要的是,姥姥年纪大了,很难说你还有多少陪伴的机会。
有一次算一次。
别等到以后再遗憾。”
生活无常,而陪伴父母最经不起等待。
不管多忙,只要有意愿,一定能抽空去看看爸妈。
哪怕只有半小时。
4、如果已经有了遗憾,就接受它吧
前面所说,都是建立在“父母还在世”的前提上。
但如果父母已经离开,遗憾已经造成。
那么,就学着放下吧。
人生从无圆满。
我们都会做一些“后悔终生”的决定。
只是与其沉溺过去,让内疚不断啃食自己的内心;
还是专注过好以后的人生吧。
相信这也是父母在天之灵,希望看到的。
版权声明:未经旺旺屋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